招商引资

 学习中央《群团意见》百题思考——侨联维护侨益的内容与手段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7-11-17
来源:学习交流
点击数:1,215 views    字体:         
  • 中央《群团意见》提出,群团组织要增强群众观念,多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不断增强自身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央《侨联意见》指出,侨联要“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视保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和海外侨胞在国内的正当权益”。

    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是侨联工作的宗旨。多年来,各级侨联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维护他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不少好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

    (一)努力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经济权益。经济权益是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多年来,各级侨联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维护海外侨胞的投资权益。各级侨联把维护海外侨胞的投资权益作为保护他们爱国爱乡热情、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事来抓,督促各级政府优化投资环境、落实优惠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和法律途径,解决了大量侨资、侨企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二是维护侨界的房产权益。“文革”期间,侵占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国内私有房产的问题十分严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侨联把推动归还侨界房产作为落实侨务政策、广泛凝聚侨心的重点,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思想引导、政策讲解和督促归还等工作。三是维护华侨农林场职工的权益。多年来,中国侨联和相关地方侨联深入华侨农林场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华侨农林场侨联的组织建设并主动参与制定改革方案、监督改革措施落实等工作,确保归侨侨眷特别是华侨农林场困难职工的经济权益不受损害。四是维护侨汇收入权益。各级侨联密切与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联系,开展有效的引导、协调工作,充分调动海外侨胞的积极性,使侨汇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外汇的重要来源和经济辅助手段。

    (二)努力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政治权益。归侨侨眷和海外华侨作为我国公民,有权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务管理。一是保障民主权利。侨联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保障侨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组织引导基层归侨侨眷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二是广泛凝聚侨心。侨联组织保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支持引导他们开展各种形式的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动“一国两制”实践和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等活动。三是加强源头参与。侨联组织积极向党委、政府反映侨界群众的呼声与建议,建立健全源头参与渠道。四是积极参政议政。各级侨联积极加强调查研究,为侨界人大代表、侨联界政协委员提供建议、提案素材,参政议政质量不断提高。

    (三)努力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文化权益。一是大力发展侨乡文化,做好遗产保护,促进文博事业和侨史研究深人发展。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基层文化活动,主办、支持侨刊乡讯。三是吸引海外侨胞参加多种形式的姓氏文化、祖地文化、民俗文化、侨乡寻根之旅、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等活动。四是广泛开展“亲情中华”主题活动,为海外侨胞送上精彩的文艺演出。五是积极支持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发展,全国侨联系统为海外侨校、侨团提供了不少中文教材、书籍和文化用品等。

    (四)努力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社会权益。一是依托街道、社区、乡村和基层活动站等,把侨界群众最广泛地组织起来,主动参与基层组织自治,积极参与经常性的和谐创建活动。二是强化社会服务工作,建设和扩大侨联组织服务社会的志愿者队伍,以多种形式为侨界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提供帮助。三是维护侨胞回国定居权益,各级侨联为侨胞回国定居做了大量牵线搭桥、政策咨询和服务工作。四是维护侨胞捐赠权益,各级侨联尊重侨胞捐赠意愿,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认真做好侨胞捐赠管理和服务工作。五是维护侨胞子女教育、就业和离退休归侨侨眷的社会保障权益,推动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


发表评论

*

* 绝不会泄露


Copyright © 2016-2017 乐至县归国华侨侨眷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百度地图谷歌地图 | 蜀ICP备150047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