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

学习中央《群团意见》百题思考——如何进一步发展侨联公益事业?
发布时间:2016-10-26
来源:学习交流
点击数:943 views    字体:         
  • 如何进一步发展侨联公益事业?

    中央《侨联意见》提出,促进侨联公益事业健康发展,尊重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意愿,用好捐赠财物,办好侨联基金会和“侨爱心工程”。

    多年来,各级侨联顺应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热心公益的愿望,把开展公益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努力搭建公益事业平台。侨联公益组织作为受政府和社会公众赋权的社会组织,在扶贫帮困、反映民生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侨联公益组织作为侨界群众自己的组织,要在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在全社会倡导人人关爱,传播慈善理念中彰显“特殊的显著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侨界公益事业目前已呈现出项目不断创新、覆盖面持续扩大、治理更加规范、信息日益透明的良好局面。

    进一步发展侨联公益事业,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加强自身组织建设。侨联基金会要使侨联公益活动与侨联整体工作相融合,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程序,全面贯彻落实捐款募集、管理和使用方面的规章制度,推进组织制度化、规范化进程,切实提升社会公信力。要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部决策机制,形成清晰、完整、规范的管理程序,建立层次清晰、责任明确、上下贯通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估制度,推动各项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要加强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自身服务水平。要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增强事业发展力量,建设社会化、开放性的新型社团组织。

    第二,进一步提升公益服务和项目管理水平。要很好地利用侨联系统的组织优势和自身队伍精干的优势,提高项目服务和管理水平,引导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侨联公益事业,把侨联公益组织建设成为广泛动员侨界力量奉献爱心、助危帮困的有效平台。发挥侨联公益组织人才聚集、海内外联系广泛的优势,按照国家的政策导向,逐步形成方便快捷、公开透明,公众参与、惠及民众的慈善捐赠体系。

    第三,进一步开拓创新、打造品牌、搭建平台、加强合作。创新是公益事业发展的生命力和强大动力。整合有效资源,点面结合、侨企协作、横向联系、纵向联合、重点突破,寻求新的合作项目和融资渠道。侨联基金会要进一步搭建好侨界公益的平台,打造社会名牌。积极开展项目的策划准备、募集筹款和宣传推介,精心设计好公益项目;开发和引进合作机构,负责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的协调联络工作。侨联公益慈善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对外以及行业内的联系,借鉴和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理念、运作模式,在项目合作、人员培训、信息沟通等方面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增进相互了解,互惠互利,共同为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做贡献。

    第四,进一步弘扬慈善理念,做好公益宣传工作。要加大对侨联公益事业的宣传,提升侨联公益事业的知名度,营造有利于侨联公益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建立和完善宣传机制,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广泛动员和充分借助各种宣传资源,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传媒进行宣传,促进基金会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和舆情应对,凝聚社会正能量。要围绕基金会的品牌工程、重大主题活动和重点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宣传方案,策划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了解、参与和支持基金会工作的良好氛围。要着力宣传推广基金会已有的公益品牌项目,进一步提高“侨爱心365基金”、“侨爱心工程”等的品牌效应和知名度。

    第五,进一步引导侨捐项目服务于侨、受惠于侨、受益于侨。侨联公益组织开展的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救孤助残、赈灾救济等工作,都实实在在为困难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使困难群众困有所济、灾有所救、难有所帮。要关心侨界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生存、教育、医疗、保障等社会问题,尤其要注重帮助解决困难归侨侨眷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大力倡导社会关爱、帮扶困难群体的良好风气,积极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等向侨界困难群众倾斜,汇聚侨界力量,推动建立面向困难归侨侨眷的帮扶基金。


发表评论

*

* 绝不会泄露


Copyright © 2016-2017 乐至县归国华侨侨眷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百度地图谷歌地图 | 蜀ICP备150047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