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群团意见》指出,领导干部要加强对群团工作理论政策的学习研究。中央《侨联意见》提出,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侨务理论研究。侨务理论研究涉及党和国家侨务方针政策研究、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国内外现实侨情研究及侨务工作研究等。侨联工作是侨务工作的重要方面,各级侨联组织在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侨务理论研究方面,负有重要职责。在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化、国际移民潮不断发展、中国全面走向世界的新形势下,侨务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侨务理论研究也面临很多新课题、新内容、新要求。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把握好为大局服务与为侨服务的关系、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与现实侨情研究的关系、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侨联组织支持开展侨务理论研究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围绕大局,把握方向,注重方法,推动侨务理论研究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一是要坚持研究工作的正确方向。当前,社会思潮复杂多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和争论,也存在不少模糊认识和思想疑惑。在这种情况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任务更加艰巨。如果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向和研究工作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就容易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无所适从,就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没有正确的方向,不仅不可能开展理论研究,还很容易被一些脱离实际甚至极其错误的东西所迷惑。因此,研究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关于侨务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把研究方向聚焦在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上,聚焦在弘扬广大归侨侨眷与海外侨胞爱国传统和优良品质上,聚焦在为侨务工作服务上,始终牢牢把握研究工作的正确方向。二是要坚持研究内容的现实需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团结凝聚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侨务工作的时代主题,也是侨务理论研究的主线。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增强现实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加强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如何发挥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独特作用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总结弘扬侨界优良传统,以理论创新、凝聚侨界力量推动侨联事业发展。三是要坚持研究方法的科学有效。要树立良好的学风,真正深入基层、深入侨界群众中去,把研究选题、研究内容建立在不断增强为侨服务宗旨意识的基础之上。要增加学术研究的自律意识,避免学风浮躁,自觉反对学术不端,以扎实的功底、翔实论据为基础,不断取得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
(二)凝聚力量,加强合作,扩大视野,推动侨务理论研究工作力量整合与资源配置。一是推动侨务理论研究繁荣发展。要加强对侨务理论研究总体布局的谋划,促进全国华侨华人研究工作者的密切合作。要发挥中国侨联课题、侨史工程的引领作用,调动好各方面开展华侨华人研究和侨联工作理论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发挥各地华侨历史学会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建立学会会员联系沟通机制,及时提供各种研究信息,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华侨华人研究。三是推动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要加强与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的合作,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寻找最适宜的合作内容、形式和方法,建立更有效率、更有影响的合作项目。三是推动华侨华人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和地区学术机构、知名学术团体特别是国外华侨华人研究专家学者的交流,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让更多的国外专家学者增加对当代中国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对国内华侨华人研究现状、成果的了解和认识。
(三)团结和谐,提高素质,造就人才,不断提高侨务理论研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努力形成更加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各级侨联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推动侨务理论研究。根据研究工作的特点,在坚持正常工作制度的基础上,为相关人员开展研究提供必要的时间、条件和资讯。要促进形成浓厚的侨务理论研究氛围和学术研究风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学术观点的相互切磋、平等讨论,鼓励大胆探索,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多出成果的良好学术环境。二是努力提高学术素养和调查研究能力。要着眼侨务理论研究的学术前沿,以在学界有影响、成果有价值为目标,引导研究人员明确选题方向,以“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精神,扎实开展学术研究。三是推动培养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各级侨联领导要把推动培养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作为重要任务,在学习、工作、生活方面予以关心,在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调研等方面创造良好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把人才政策落到实处。
上一篇:« 乐至县侨务部门积极帮助贫困侨眷实施产业脱贫 | 下一篇:2016知名侨商西博行活动将于11月2号拉开大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