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侨联组织建设的成绩和经验有哪些?
近年来,全国各级侨联组织积极响应中国侨联“组织起来、活跃起来”的号召,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拓展组织网络、增强基层活力,组织建设在探索创新中发展,成绩显著:
各级侨联组织网络进一步拓展。2012年全国侨联组织总数比2008年增长了17.3%,六级侨联组织总数增长了15.6%。随着西藏白治区正式成立侨联组织,内地省级侨联组织已实现全覆盖。县(市、区)级以下基层侨联的发展引人瞩目,2012年县(市、区)级、乡镇(街道)侨联和村级侨联总数比2008年增加了2612个,增幅分别为22%、15.7%和20.5%。浙江省县(区)侨联覆盖面达98%,基本建立了“五有”侨联组织;广东省共有各类侨联组织7813个,全省实现侨联组织“进侨乡、进基层、进社区”目标;重庆区县侨联组织实现全覆盖;安徽成立了首家省内乡镇侨联、村级侨联;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建立了楼宇侨联。
各级侨联组织活力进一步增强。各级侨联组织积极争取同级党委加强领导,近年来有23个省区市、7个副省级城市党委和政府相继出台加强和改进侨联工作的意见,为侨联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北京、上海等地完善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浙江、福建等地积极推进党建带侨建,提升了组织活力,夯实了组织基础;党政机关、大中企业、高等院校、园区街道等多种类型侨联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各地基层侨联因地制宜,开展具有侨特色的“侨之家”、“创家交友”、“四下乡”、“一站一卡一热线”及“和谐侨界家庭”等活动,增强向心力及凝聚力。高度重视民族地区侨联工作,积极探索海外少数民族侨胞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支持民族地区侨联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
总结近年来侨联组织建设的成绩,必须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必须坚持党对侨联工作的坚强领导,这是新时期侨联组织建设的根本前提。侨联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做好组织建设工作必须坚持党对侨联工作的领导,各级侨联必须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地把侨联组织建设放到党建工作大格局中谋划和布局。
二是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新时期侨联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大量实践证明,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侨联组织自身优势,体现自身作为,才能进入党委、政府的视野,才能争取到更多重视和支持。
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这是做好新时期侨联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感情上贴近侨、思想上尊重侨、行动上深入侨、工作上依靠侨,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侨界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使各级侨联组织真正成为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之家。
四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这是做好新时期侨联组织建设工作的不竭动力。解放思想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侨联基层组织建设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针对侨联组织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和侨界群众的新特点、新需求,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创新领导方法,用改革的办法破解组织建设难题,推动侨联组织建设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