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

乐至民间拜保保习俗
发布时间:2018-10-09
来源:乐至风情
点击数:12,525 views    字体:         
  • 乐至民间拜保保习俗

    作者:丁季达

    现在一些上了年纪的乐至人,幼年时,恐怕都拜过保保。说起拜保保来,还别有风趣。

    各种形式的拜保保、拉保保、喊保保,都是认干爹、干爸,干娘、干妈,或叫保爷、保娘。即是将自己的子女,承寄他人认作干亲,以求消灾除祸,健康成长,吉样万福。这种习俗由来己久,旧时城乡都极为盛行,而今遗风犹存。拜保保者,多系因子女“八字”不佳,认为不易长大成人,要拜人为保保;或因缺医少药,怕子女生疮害病而拜保保;也有因两家大人相好而拜认保保的;为攀附权钱而拜保保者,也大有其人。

    乐至人的来源是明末清初,从7省来乐的移民,与原乐至的土著人,杂居形成的,故乐至境内有各种不同的习俗。多种多样拜认保保,但都大同小异。拜保保的方式,归纳起来,有如下3种。

    拜保保

    小孩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有二、三岁或者更大一点的,根据小孩的出生,从年纪、月纪、日纪、时纪的干支中,各找两个字,合为“生庚八字”,寻找命属与之相生的人作保保。所谓“命属”,就是算命先生测算,其“生庚八字’,属“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的一种物质;“相生”,或“相克”,即相互促进、发展或相互制约、克制。因此,事前要拿小孩的出生年、月、日、时去找算命先生推算。如小孩的生庚八字推算为“火”,则应找一个属“木”的保保,因为“木”生“火”,决不能找一个属“水”的,因为水克火。

    这种形式的拜保保,一般是在邻居或亲友中物设,当所选对象的命属与自己的孩子相生不相克时,即可与拟拜保保者商量,征求意见。同意后,父母亲备礼带着孩子上门拜干爹、干妈,结为干亲。有的干爹、干妈还要给干儿女取个乳名。干儿女走时,干爹、干妈要送回礼,一般给小孩一点钱,或纪念品,女的多赏赐手饰。以后,常年往来,终生相认。凡过年过节,干儿女要给干爹、干妈拜年。干爹、干妈要请干儿女吃团圆饭,给干儿女“压岁钱”等。

    拉保保

    有的小孩,生下来病多,也有的根据算命先生推算,小孩生庚八字与父母相克,命属中有多种关煞。认为拉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当保保,就能消灾免难。于是择吉日,拟为幼儿女拉保保的母亲,邀一位年长的妇女陪同,带上香、蜡、纸钱、酒、菜(多为盘子菜,内装烧腊肉、皮蛋等),选择在大桥(桥示前程万里)、石碑(碑示压百邪之物)、大树(树示根深叶茂)等候。自认为合适的过路男人走过来时,即上前拦着,说明原由。接着拉着子女(小的由母亲抱着)向被拉男子行跪拜礼,口不断叫着干爹;陪同的妇女向男子奉酒敬食。被拉的过路人则认孩子为干儿女,向桥、碑、树烧香、行礼,有的给干女点点钱币。

    这种千亲,有的连姓氏都不知,事后就各奔东西,互不往来。

    喊保保

    有的小孩生庚八字好,与父母的命属也好,不相竞。父母亲认为儿女寄托他人作干亲,得到干爹、干妈的庇护,多一家人的关怀和爱护,孩子成长多一条路,可以平平安安顺利成长。这种认保保,多从父母最好的朋友中来选择保保。过寄方和承接方都在场,过寄方提出将儿女拜承接方为保保;也有承接方提出,征求过寄方的意见。双方同意后,子女只喊一句干爹、干妈,或统称保保,就算拜了保保。有的也要行个鞠躬礼,完成拜保保的手续。从此,两家频繁往来,双方大小事情,如同一家。保保与干儿干女亲密无间,终生相认。

    此外,还有拜大树、巨岩石或乞丐等为保保的。据说“大树常青,拜大树为保保,则小儿女长久平安”。因此,一般以松、柏、老榕树等四季常青常绿树;拜岩石的认为,岩石坚硬,可保儿女身体健壮;拜乞丐者,则认为乞丐命大,能保子女平安长寿。

    这些民俗,在上个世纪50年代,城乡反对封建迷信,拜保保、拉保保、喊保保的习俗,一般悄悄进行,数量大减,但从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逐渐公开化。特别是电视台传播广汉市房湖公园每年正月十六日拉保保的场面后,拜保保的现象不断增加。 广告


发表评论

*

* 绝不会泄露


Copyright © 2016-2017 乐至县归国华侨侨眷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百度地图谷歌地图 | 蜀ICP备150047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