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

县委书记文勇同志在全县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暨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9-03-08
来源:公告公示
点击数:1,104 views    字体:         
  • 弘扬企业家精神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全面开启新时代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征程

    文勇同志在全县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暨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2019年3月5日)

     

    今天是学习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助人为乐、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与“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如出一辙、一脉相承。选择这个特殊的日子隆重召开全县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暨营商环境建设大会, 其目的就是将弘扬雷锋精神与发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结合起来,动员广大企业家和各级干部群众以坚定的信念、执着的情怀、进取的锐气引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这次会议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工作会,也是树立典型、激励先进的表彰会,还是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宣誓会,更是推动营商环境建设的动员会。这次会议规格之高前所未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次会议,成立工作专班精心组织筹备,今天在家的四套班子领导全部出席,会前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还与获得表扬的先进代表合影留念。这次会议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我们提倡开小会,尽量优化缩减参会人员,但今天的会议参会人员将近500人,主要经济部门和保障部门班子成员全部参加,县级部门和乡镇以及城区学校、医院主要负责同志全部参加,各行各业的优秀企业家和企业负责人参会,就是向全社会表明县委、县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明导向和坚决态度,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彰显民营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次会议开法之新前所未有。会议大张旗鼓表扬10户优秀民营企业、10 名优秀民营企业家、7户优秀个体工商户、3个优秀农业专业合作社,给他们披红戴花,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坐,其中优秀代表现场发言交流成功经验和创业体会, 会场外专门布置展板展示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风采。这次会议文件之实前所未有。会上,专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政策措施》和《关于全县民营企业座谈会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的通报》两个文件。12条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措施,可以说条条是“干货”、款款能“落地”。前段时间,我们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对收集到的36个问题梳理形成台账,赓即将责任明确到县级领导和责任部门。《通报》对办理情况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反馈,下一步我们还将切实加大力度,确保工作按时办结、问题如期解决。这一系列安排,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推动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全力促进民营企业扎根乐至这片投资热土,共享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区发展盛宴。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回顾改革开放历程致敬“新贡献”,乐至发展跨越民营企业功不可没

    民营经济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截至目前,全县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9609户,个体工商16818户,注册资金突破20亿元,比2017年底分别增长10%、9%、60%。2018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136.3亿元,同比增长8.2%,占全县GDP的62.2%,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贡献之一,助力地方税收增长。民营企业在经济转型背景下表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已成为促进我县财税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比如联友纺织白手起家、艰苦奋斗, 10多年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扛起了乐至纺织产业大旗,近年来每年纳税都在600万元以上。2018年,全县民营企业实现税收1.7亿元,占全县税收总额的28%。

    贡献之二,支撑产业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积极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在自身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克难奋进推动产业不断壮大。比如万贯集团敢为人先、勇立潮头,2014年就到乐至投资建设鞋业产业园,带动吸引大东、日星等一大批鞋企入驻。2018年“1+2”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93.4亿元, 增长13.6%,“西部纺织鞋服城”已具雏形。

    贡献之三,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战场、主阵地,纺织鞋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县民营经济中占比较大,劳动用工需求旺盛,吸纳了大部分劳动力的增量和存量转移,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2018 年,全县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6.8万人,占全县从业人员的 52.2%,同比增长9.8%。

    贡献之四,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民营企业家作为先富起来的一群人,关心公益、热心慈善、回馈社会、传播爱心,传递社会正能量。比如大自然农牧,牢记使命、无私奉献,通过“借羊还羊”扶贫模式,催生贫困户“造血”功能,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近年来,民营企业为抢险救灾、捐资助学、脱贫攻坚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每年都在1000万元以上。

    贡献之五,引领推动创新创业。民营企业家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比如超迪电器坚守实业主业、致力创新创造,获得国家专利证书100余项,成为“乐至造”典范;青联众创怀揣梦想、敢闯敢干,创新发展电子商务进农村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乐至“三宝”“四名”“五绝”等特色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

    贡献之六,助推城乡面貌改善。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身城乡开发,投资一大批市政、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推动宜居县城和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统筹融合发展。

    总之,民营企业为乐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我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创新创业的重要动力、吸纳就业的重要平台、民生改善的重要力量。可以说,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就没有乐至综合实力的进位争先;没有民营经济的蓬勃生机,就没有乐至改革发展的崭新局面。刚才,受到表扬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就是众多为乐至发展竭诚奉献、建功立业的杰出代表,他们有的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有的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有的淡泊名利、回报社会。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广大民营企业家为乐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坚决落实中央省市“新要求”,坚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正确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去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极大鼓舞和提振了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标志着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省委、市委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分别召开全省、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制定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倾力帮助民营经济迈过转型升级这道坎,引导民营企业苦练内功实现凤凰涅槃、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省委清华书记、市委吉明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展示了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发出了齐心协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号召。

    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中央对民营经济的立场,那就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强调“三个没有变”,给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为民营经济发展确定了“方向标”,庄严宣示“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的根本立场,旗帜鲜明地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自己人”的重要论述。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习近平总书记以朴素直白的话语作出了 “自己人”的论断。自己人就是一家人,一家人那就不说两家话,对于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党委、政府要责无旁贷帮助其解决问题、渡过难关。

    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拆三门破三山”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针对当前民营企业遇到“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和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三门三山”等困难挑战,要求坚决“拆三门破三山”,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破解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

    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抓好6项政策举措”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落实6项政策举措,为民营企业打气撑腰、鼓劲提神,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要落实好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发展的一揽子措施,狠抓政策落地兑现“最后一公里”。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戮力同心、和衷共济,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优越环境和条件。

    三、紧跟时代步伐抢抓“新机遇”,坚定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信心决心

    善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要准确把握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应变能力,把握运用新机遇,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乘势而上,推动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一)抢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 推动内陆和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这一系列利好的国家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

    (二)抢抓省委构建“一干多支、 五区协同”的战略机遇。省委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推动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明确将成德眉资作为“主干”纳入“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特别是把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推动成资同城化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我们面临的机遇千载难逢。

    (三)抢抓市委打造“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的发展机遇。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将资阳建设成为“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随着省委、省政府支持资阳“双十”政策措施逐步落实,成渝空铁陆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构建,天府国际机场即将建成投用,成资同城化加速推进,我们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借力成渝如沐春风,必将迎来新一轮大开放、大发展机遇。

    (四)抢抓县委推动“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机遇。乐至位于成渝直线黄金分割点上,是成都近郊“后花园”、东进战略“第一站”,正加快融入成渝“1小时”经济圈。当前,成都正加快推进“东进”战略,重庆将“向西”发展作为重点,乐至位于成渝中部,全域融入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发展,直接受到成都东进、重庆西向发展的辐射带动。县十四届三次党代会围绕建设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区总体谋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扭住“成渝中部”“绿色发展”“先行示范”三个关键,实施“三年攻坚计划”,以全新姿态迎接“人工天河”时代、高铁时代、全面小康时代、成资同城化时代和统筹融合发展时代的到来,民营企业家要主动站位,紧跟时代潮流,与乐至同发展、与时代同奋进,推动乐至在成渝中部跨越赶超、加速崛起。

    四、切实优化服务全力营造“新环境”,厚植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成长沃土

    民营经济强,则县域经济强;民营企业好,则乐至发展好。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环境经济”,企业创造财富、政府创造环境已成为发展定律。我们将坚持一流标准打造营商环境,推动“极简”审批、“极速”效率、“极优”服务在帅乡大地落地生根、形成风尚。

    (一)全力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勤于做“加法”,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对标“成都标准”,提升服务企业的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建立健全“政企直通车”和直接联系企业制度,做好“娘家人”、当好“店小二”,在做“加法”上下功夫,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勇于做“减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落实减税降负各项措施,进一步清理、精简涉企收费,规范中间环节、中介组织行为,在做“减法”上下功夫,为企业发展松绑、解扣、减负,推动民营企业由“成长烦恼”向“快乐成长”转变。善于做“乘法”,落实企业支持政策。在省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政策基础上,出台我县具体措施,拿出真金白银,实打实支持民营企业,在做“乘法”上下功夫,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民营企业再投资再创业再发展。敢于做“除法”,消除企业发展壁垒。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减证便民”行动,精简规范行政审批,压缩简化审批流程,全面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事项,推动“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服务,解决民营企业办事难、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在做“除法”上下功夫,坚决拆篱笆、破壁垒、优环境,做到一切为企业发展让路,一切为企业发展开绿灯。

    (二)全力营造平等诚信的市场环境。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探索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坚持 “非禁即入” 和 “非禁即准”,保障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享受公平待遇。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事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剩下的是难啃的“硬骨头”。越是在改革攻坚期,越要强化改革定力、创新突破、部门协同、政策落地,进一步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加大“证照分离”改革力度,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着力提升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市场监管水平。建立健全信用。政府及其部门要诚实守信,坚持契约精神,严格兑现承诺和政策,扎实开展专项清欠行动,全面清理整治拖欠民营企业资金问题,加大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的问责力度,给民营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依法追究责任。

    (三)全力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着力缓解资金融通之“困”。支持民营企业直接上市融资,帮助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对上申请各类专项基金、 扶持资金、 贷款贴息补助,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着力减轻经营成本之“重”。刚性执行上级税费减免政策,全面兑现各项扶持优惠政策,保持政策稳定连续、及时精准、程序简便,做到不截留、不打折、不走样,切实降低税费、用工、用地、用能等成本,切实减轻民营企业经营负担。着力填补创新人才之“缺”。鼓励民营企业采用技术入股、成果奖励等多种形式,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强化人才安居、子女入学、 医疗服务等综合保障,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全力营造尊重保护的创新环境。要尊重企业首创精神。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落实完善市场准入和财税支持政策,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引导企业提升产权意识,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依法惩治侵害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要营造创新环境。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崇尚、尊重、鼓励、保护创新的浓厚氛围,对企业家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给予更多理解、宽容和帮助,更大限度调动广大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要推进创新服务。针对企业成长、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从细节入手,提供政策解读、申报辅导等“一对一、面对面”精准服务,切实把创新服务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五)全力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要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巩固“长安杯”创建成果,完善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实现全方位、全覆盖的服务管理,严厉打击破坏经济秩序、社会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要加快完善产权司法保护制度。全面保护民营企业物权、债权、股权等各种类型的财产权,切实将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各项要求落实到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依法严惩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其他严重影响重点项目投资发展环境的行为。要依法保护投资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要依法保护投资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清理废除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文件,坚决整治随意检查、多头检查、重复处罚等执法歧视行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让企业家卸下包袱、轻装前进。

    (六)全力营造重商爱商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提升企业家政治荣誉。注重推荐优秀民营企业家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鼓励优秀企业家在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兼职,常态化邀请民营企业代表人士参与重大经济政策或决策听证会,为重大决策部署献计献策。进一步提高企业家社会地位。大张旗鼓表彰优秀企业家,深入宣传民营企业家的先进事迹,让民营企业家在社会上有地位、受尊重。持续跟踪报道主动服务企业的先进做法、典型事迹,形成氛围、营造声势。进一步给予企业家关心厚爱。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对企业家要高看一格、厚爱三分,对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家庭,给予全方位关心关怀,真正让民营企业家安心发展、放心经营、舒心生活!

    五、勇立发展潮头打造“新标杆”,塑造奋斗新时代的民营企业家新形象

    企业家是最稀缺的资源、最特殊的资本和最宝贵的财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首先要推动企业家群体健康成长。

    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做拥党爱国、不忘初心的标杆。要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紧跟时代、把握方向,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做有立场、有思想、有情怀的新时代民营企业家。

    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做专注主业、创新发展的标杆。要树立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继承和发扬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要练好企业内功,加强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民营力量”。

    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做艰苦奋斗、拼搏创业的标杆。要牢记创业使命,发挥企业家作为企业灵魂的核心作用,既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又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既作指挥员又作战斗员。要学习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和“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创业劲头,艰苦奋斗,务实重行,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做感恩国家、回馈社会的标杆。各位企业家在乐至投资兴业,乐至就是我们共同的家。要牢固树立有国才有家、 有家才有我的家国情怀, 在做强做优企业的同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投身脱贫攻坚等公益事业, 切实担负环保、安全等职责,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中体现企业社会价值。

    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做道德正行、遵纪守法的标杆。要珍视自身的社会形象,讲正气、走正道,把守法诚信作为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树立乐至民营企业家良好形象。

    各位企业界朋友、同志们,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 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开启新时代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征程, 为加快建设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区不懈奋斗! 广告


发表评论

*

* 绝不会泄露


Copyright © 2016-2017 乐至县归国华侨侨眷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百度地图谷歌地图 | 蜀ICP备150047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