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乐至县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
奋进的五年 辉煌的五年
——乐至县第十三届一次党代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播
区位优势突出
经济指标较快增长
百姓安居乐业
四川省花卉生态旅游示范园区 ——乐至县川中丘陵区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
生机勃勃的县城
荣誉榜
●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
●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全国农村基层团建示范县
●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
●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
●全省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
●全省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县
●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
●成渝经济区最具投资环境十强县
●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
●第二轮新农村建设省级优秀示范县
●全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县
●全省双拥模范县
……
这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五年;
这是攻坚克难、加压奋进的五年;
这是民生关怀、温暖人心的五年;
这是同心奋进、团结拼搏的五年!
乐至县第十三届一次党代会以来,乐至县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有效应对严峻复杂形势和各种困难挑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充分开放、基础突破发展战略,统筹抓好“五位一体”建设和党的建设,全县呈现出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全面完成了县第十三届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过去五年 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01
县域经济总量持续壮大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全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全面完成了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目标考核一等奖。2015年与2010年相比:
◆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实现178.1亿元,是2010年的1.9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93.6亿元,是2010年的3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1.2亿元,是2010年的2.2倍。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7.49亿元,是2010年的2.6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109元,是2010年的1.8倍。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179元,是2010年的2.3倍。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3∶50.7∶3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县域综合实力整体增强。
02
特色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发展支撑更加坚实
坚持把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作为夯实县域经济支撑的重要抓手,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实施“纺织鞋业城”“汽车配件城”双城驱动战略和“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出台系列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政策措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9%,增速连续多年居全市第一。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把现代农业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战场,大力发展蚕桑、畜牧、林果、蔬菜四大农业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4%。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出台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12条措施,加快培育健康养老、生态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
03
城乡均衡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发展条件不断改善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统筹推进“1149”城镇体系建设,县城建成区面积突破2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4.7%,成功申报为全省宜居县城建设试点县。
◆城市建设品质明显提升。城市骨干路网基本建成,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建成“市民500米休闲计划”首批16个公园(广场),启动第二轮城市绿地建设,城市功能和品味提升。
◆镇村建设实现重点突破。完成24个乡镇总规修编,3个全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加快建设,劳动、童家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建成新村聚居点750个、幸福美丽新村120个,新农村建设连续三年获省考评优秀。
◆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双高速公路连接成渝格局形成,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乐至段建设扎实推进,解决农村23.6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建成文峰、东山等5座110—220千伏输变电站,25个乡镇网络宽带信息网建设实现全覆盖。
04
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全面深化
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坚持“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认真贯彻落实供给侧改革工作部署,统筹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
◆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实效。
◆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多权同确”取得成效。
◆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营改增”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公车改革全面完成。
◆商事制度、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不断深化。
◆深化区域交流合作,到位国内省外资金398.96亿元。
◆全面落实对创业者和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大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设立创新创业引导资金,全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05
民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人民福祉不断增进
坚持民生为本补齐短板,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实现民生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70%以上。
◆全面完成487项民生工程。
◆2012年以来,实现5.32万人脱贫。
◆加快推进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有效解决“大班额”问题,“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不断加强。
◆县人民医院、县精神卫生保健院建成投用,县中医院迁建工程加快推进,改扩建乡镇卫生院20个,完成263个村卫生室建设,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
◆文化、体育、人口计生、民政、科技、档案、老龄等事业长足发展。
06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全面加强
团结和谐局面持续巩固
充分发挥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民主团结、和谐稳定局面持续巩固。
◆全面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一步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凝聚力。
◆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基层法治建设不断加强,“法律七进”取得实效,“六五”普法圆满收官。
◆依法规范信访秩序,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监管和风险防范,稳定局面持续巩固。
◆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支持人大依法行权,依法监督,人大监督实效不断加强;支持政协按章程履职,政协职能进一步凸显。
◆统一战线、公检法、群团组织、老干部工作、武装工作取得实效。
07
从严管党治党全面落实
发展保障不断加强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系列党内教育,思想政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从严抓好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建立完善干部退出机制,有效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建立“三级双向三责”党建工作责任体系。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两个责任”,认真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规范权力运行。
◆综合运用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零容忍”惩治腐败。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连续5年荣获全市一等奖,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群众满意综合指数连续3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未来五年 乐至机遇叠加
未来五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攻坚期,是加快乐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期。
从宏观环境看。经济发展进入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尽管面临持续下行压力,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特别是随着系列稳增长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叠加效应持续放大,将为转方式、调结构和优化供给、扩大需求留下巨大空间和潜力,整体经济形势仍将长期保持平稳增长走势。
从区域形势看。“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成渝城市群、天府新区、成都平原经济区规划建设,乐至处于成渝经济带重要节点,完全可以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成渝区域发展格局中担当更加重要的角色,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区域大分工、大合作中获得重大利好。随着四川自贸试验区、临空经济区、资阳内陆开放前沿区的加快建设,将有利于乐至县建设开放新平台、拓展发展新空间,在更大范围争取资源、谋划发展,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从乐至自身看。经过五年来的发展,全县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改造提升正逐步形成新的发展动能,一些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成安渝、遂资眉、毗河供水等一批重大交通、水利项目的开工和建成,对乐至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带来了格局性变化,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
未来五年,乐至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按照省委、市委的总体部署,高度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三基地一强县”发展定位,统筹稳增长、调结构、强基础、促改革、惠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动乐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回首过去,发展成就令人振奋;展望未来,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在未来五年的前行道路上,乐至将继续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信心,加压奋进,担当担责,为加快建设“三基地一强县”、决战决胜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 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15年版)(三) | 下一篇: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15年版)(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