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城郊有南北二塔。南塔屹立于城南海拔五百多米的天柱山巅,于清道光十一年修建,高30余米,砖石结构,七层中空,四壁开窗,沿 48级石梯登顶,能见度好时,可眺望方圆二三十里景色。北塔则雄踞城北蛇形山坡上,原名凌云塔,也建于清道光年间,高35米,砖石结构,七层实心,与南塔遥遥相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塔并非单纯的景观建筑,而有威镇邪恶,昭示光明之意。因此许多地方都可见古塔耸立,但象乐至这样,于一城之地,建有南北二塔者却很少见。其原因众说纷纭,但民间传说最广的是,乐至十年九旱,先人认为是孽龙作怪,于是建南塔以镇龙头,建北塔以镇龙尾。位于中段的崇教寺(现为陈毅元帅纪念馆)原有一座高二十多米的佛塔,据说可镇龙身,可惜“文革”中此塔被拆毁,甚为遗憾。笔者儿时曾听外祖母说,清光绪年间,有人谎称塔神附体,手托南塔木制模型,四处游说,讹骗钱财。后被官府捉拿,欲砍头问罪,此人竟说,如砍掉他的脑袋,南北二塔会立即倒塌,众人闻言惶惶不安,深恐灾难降临,只好将斩刑改为监禁。此事虽然荒唐,但也足见双塔在当时乐至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传说归传说,南北二塔的确为乐至城增光不少,长时期中,天柱山因古塔而成为踏青郊游的好去处。人们或在林中野餐,或在草地嬉戏、赏绿色、闻花香,其乐融融。特别是登临塔顶,极目远眺,顿觉天高地阔,心胸豁然开朗,俗世烦恼,一扫而光。
而今,围绕南塔一宏大景区正逐渐形成。天柱山腰重修了慈恩古寺,红墙绿树,殿宇楼台,层层向上。而山脚下规划建设的南塔公园,更为古塔增辉添彩。南塔旁耸立起电视转播塔,一今一古,相依相伴,蔚为奇景。位于中段的崇教寺早己改建为陈毅元帅纪念园,一座颇具现代特色的“松洁塔”直插云天。而北塔前些年经热心群众筹款修葺塔面,并饰以彩灯,节日夜晚,流光溢彩,美不胜收。三塔呈三角形排列,各踞一方,俯瞰乐至城区,实为川中丘陵地区一大胜景。
古人有“无塔不成景”之说。而乐至的古塔,正以新的面貌、新的传说,迎接四海朋友、八方宾客。
古塔永存,因为乐至人的精神永存。
(本文作者:马魁武)
上一篇:« 仙鹤观 | 下一篇:周喜安会见与乐至签约客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