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

天池公园
发布时间:2016-07-18
来源:魅力乐至
点击数:5,694 views    字体:         
  • 天池在乐至县城东南隅。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乐阳溪为乐至池,下即井市镇河”。清代民国县志载:“乐阳溪一名天池,旧筑堤捍西北街”。其水源由县城南郊大娑婆山(今南塔山)及梅庵寺东三岔沟入水南门(今县人民医院旧址、广播电视台之间水道)汇成池。考乐至沿革,北周时为多业县,隋为普慈县,唐武德三年(620)改置乐至县,即以乐至池名。据此,天池之自然形成,当在唐代以前,旧“志”采用俗传为宋县令寇准所凿,高道陈抟疏浚,殊不足信,清雍正时如县杨佐龙拟有《乐至赋》,叙甚详。乾隆二十一年(1756)知县王承曦创建天池书院于岸侧(今影剧院附近及老年大学住地)建育才坊,腾蛟起凤于东街口(今工商联合会门外)。嘉庆十一年(1806)知县陈瑞图建奎光阁于池东;光绪七年(1881)建崇文书院于岸西,随后天上宫(福建会馆)、巧圣宫(木工集资建修),相续建修落成(今县人民医院旧部)。其间,同治五年(1866)知县王树桐迁修文庙于池左(解放后文化馆),殿宇巍峨,碧瓦琉璃,围以红墙,极为壮观。同时,新建爱荷轩于岸左,水榭数间,护以曲栏,分栽修竹、垂杨、朱藤,曲通畦径,王与县人杨文轩(清举人、大桃知县)各拟刻匾额、楹联,悬诸四壁纪盛。光绪三十一年(1905)知县陈韬的夫人庄曜孚于此创办女校,既开一代新风,并培育文教人才。环顾四周,池西有砚山寇洞,东有魁星楼,文庙的泮池、石桥,近连于左,南塔文峰,遥峙于右,风景天然,常为县人游憩之所。民国七、八年间(1918—1819),县为军阀争战地,屯兵牧马,景物荒凉,十四年(1925)四川陆军第十四师师长朱宗悫驻节爱荷轩,加以修葺,莳花作壁,插柳为堤,小窗通月,曲楹临波,经一月而成。并撰刻文联纪其事(均载县志)。十六年,四川边防军第一混成旅第二团团长曹钟庆驻县,开办市政、兼任督办,延聘士绅为助理,对天池环境进行筹划,首先掘深蓄水,种藕池中,其次,于水南门城墙上建挹爽山房,于砚山顶建知稼亭,于水池西岸古希夷井前建仙藕亭,亭与爱荷轩水榭之间建卧波桥,护以曲折红栏,于威灵宫前院建同乐园(即乐春戏园),于后院建西式洋楼,阶下辟网球广场,培修爱荷轩为嚼芬坞(餐厅)、学士炊(茶厅),拆迁池东江家大院及街房,留一部分隙地外,新建修篁馆(旅社),拆除巧圣宫戏台,改建锦茵亭,拆两厢房舍辟为体育场,改装崇文书院为通俗教育馆,拆除池前化龙书屋,新修船房三间,以供游憩,至此,修饰一新,即以天池名园。园之东南街口,各建牌坊圆门,配以额联,字用彩瓷碎片嵌成,引人瞩目。二十三年,县长刘子藩委托县人杨德三为公园事务所所长(即新建船房地),开辟草莱,广植花木,数亩荒塘,复呈新貌。三十七年,县长董咸宜拨款培修,稍复亭榭旧观,并请县人谢无量另书仙藕亭及跋文,县人郑选琴撰刻楹联,悬于南园门内偕乐亭。

    乐至天池公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振兴百废,尤重视名胜古迹,并即时动员城市民工,将池底凿深,坎石砌坚,以为一劳永逸之计。1956年4月,政府复邀杨德三负公园专责,订立以园养园计划,时经两年余,计种水蜜桃600余株,苍溪梨200余株,各色梅花200余株,秋菊2000余本,其他各种花木多样。迄至六、七十年代,政府几次动员职工、民众修淘天池,同时种藕造船,供人游赏。随着时代前进,城市建设日新,计此二十余年来,池畔的人民医院、影剧院、学校、企业、商店、超市等等,无论扩建、重建、新建,都如雨后春笋,与园内新建的两处凉亭,池中的音乐喷泉,辉映如画。尤其陈毅元帅戎装骑马的铜像,英姿飒爽,巍然立于广场之中,令人肃然起敬。至于草坪,柳岸,曲径通幽,环池路宽平坦荡,人车往来如织,洵桑城之大观,亦“乐阳八景”之仅存完好者。(本文作者刘克生)


发表评论

*

* 绝不会泄露


Copyright © 2016-2017 乐至县归国华侨侨眷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百度地图谷歌地图 | 蜀ICP备150047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