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挂面的主要原料是小麦。乐至县处丘陵,地势平缓,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暖春早,适合麦类作物种植。小麦的种植史,已历数百年。清代《乐至县志∙特产志》载:“麦类种植以大麦、小麦为主。小麦可制挂面”。清及民国时期,县人在小麦收获后,即以“扯汤面”为食,逐步形成擀、拉、伸、切的方法。后来不断改进,以揉、搓、按、翻、拉、扯为基本功,经过兑水和粉、码粉融合,开条擀开、切开或扯拉即成面条。湿面条挂在竹杆上,晾晒干燥,而得名挂面。
挂面是一种生产量大、销售范围广,价廉物美、方便实用,花样众多、保存期长的主要食品。从明、清、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县人一直沿用手工操作,制面加工厂遍及城乡。
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有手工制作、机械压条的半机械化生产。80年代,县城关粮站引进第一台机械化设备。1982年,南塔面粉厂制面设备引进较大规模的机械化挂面生产,仍用日光自然干燥。2000年8月南塔面粉厂改为承包制,2003年6月转让给民营企业家罗尚雨。为纪念陈毅元帅,弘扬元帅精神,更厂名为“帅乡挂面厂”,并以“蚕丝牌”系列挂面注册。
现帅乡挂面厂技术力量雄厚,生产工艺新型,检测设备完善,资金实力强。该厂博采众家制面之长,继往开来,铸造辉煌。企业长期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方针,以“诚实为本,信誉当先,服务热忱,价格合理”为经营理念。所生产的“蚕丝牌”系列挂面,以一、二级小麦加工的特制面粉,继承传统技术并采用先进科学工艺精制而成。“蚕丝牌”系列挂面品种繁多,规格齐全,主要有复合龙须面、复合鸡蛋面、复合银丝面、复合蚕丝面、氨基酸营养面、蛋清面、蛋黄面、蘑芋面、豆浆面、特粉面、雪花面、蚕丝面、上白面、银丝面、标粉面、蔬菜面、娃娃面、芦荟面、玉带面、高蛋白面等20余个品种。挂面具有条型光洁、白若银丝、细若蚕丝、耐煮利索、不浑汤水、回锅如初、食之爽口等特点。成为喜庆节日、探亲访友之馈赠佳品。
“蚕丝牌”系列挂面,在1992年荣获四川省首届巴蜀美食节银奖;1993年被四川省消协评为消费者喜爱食品;1994年荣获四川省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金奖;1998年荣获四川省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用户满意特质奖。2002、2003年,该厂被资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资阳市工商局评为资阳市质量信得过单位;2005年被乐至县工商局评为诚实守信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资阳市质量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荣获资阳市知名商标,2014年8月系列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蚕丝牌”系列挂面在全省各地县市场均有出售,并远销河南、湖南、山西、陕西、北京、广东、西藏等20余个省市自治区,获得各地消费者一致好评。
上一篇:« 资阳市群团第七次协作会暨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前沿区大讨论活动在乐至县举行 | 下一篇:独具特色的乐至烧烤 » |